粤港澳大湾区位于中国沿海开放的前沿,以泛珠三角地区为广阔的发展腹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颁布,大湾区在国家政策支持、经济产业发展、就业和人才吸引等方面具有诸多优势,增强了人们对其未来发展的期望.
那么大湾区目前的产业发展和人才环境如何,比过去有什么变化呢?智联招聘基于2018年第三季度和2019年第三季度企业招聘和人才求职信息,结合公开信息,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供需、人才流动、人才环境现状和变化,描绘大湾区产业和人才发展图景.
核心发现:大湾区人才吸引力提高.
2019年第三季度,人才净流入率达到1.
3%,大湾区人才竞争加剧.
2019年第三季度,1名求职者对应0.
87个工作机会.
大湾区招聘工资领先全国平均水平.
2019年第三季度,平均招聘工资为9344元/月.
广州和深圳集中了大湾区近80%的人才需求,人才竞争激烈.
广州的人才需求保持高速增长.
集成电路、汽车等制造业表现突出.
互联网仍然是最热门的行业.
房地产招聘需求下降.
大湾区技术人员缺口最大,财务和行政人员严重饱和.
民营企业需求最旺盛,外企吸引力弱于本土企业.
广深是大湾区人才流动中心.
东莞人才净流入率明显提高.
大部分大湾区城市在大湾区跨市流动时,首选广州大湾区流入人才结构优化,学历高,资深经验人才比例提高.
珠海流入人才学历水平高,广州人才优化力度位居大湾区前列.
2019年10月,深圳二手房成交价格达到65364元/平方米格达到65364元/平方米.
大湾区教育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广州优势明显.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概况1.
大湾区人才吸引力提高.
2019年第三季度,人才净流入率为1.3%.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粤港澳大湾区以其丰富的产业结构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了大量人才.
特别是《规划纲要》发布后,人才呈现出非常强的净流入趋势.
2019年第三季度,大湾区人才净流入率为1.
3%,比去年同期高1.24%.2.
大湾区人才竞争加剧.
2019年第三季度,1名求职者对应0.
87个工作机会.
更多人才的流入进一步加剧了大湾区求职市场的竞争.
数据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粤港澳大湾区整体求职申请人数同比增长36.
89%,高于整体招聘需求人数同比增长11.5%.因此,CIER(中国就业市场繁荣)指数从去年同期的1.
06下降到0.
87,人才从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求职市场竞争加剧.
3.
大湾区招聘工资领先全国平均水平,2019年第三季度平均招聘工资为9344元/月.
高人才的吸引力往往伴随着高薪水平.
数据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大湾区整体平均招聘工资为9344元/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698元/月),较去年同期增长6.63%.二,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供需情况1.
广深城市集中了近80%的人才需求,人才竞争激烈.
看大湾区11个城市的人才供需情况.
结合招聘需求比例和CIER指数,11个城市分为四个象限,如下图所示.
2019年第三季度,在11个城市中,广深招聘需求遥遥领先,占大湾区总招聘需求的78.79%.其中,深圳占42.
01%,广州占36.
78%,广深是大湾区唯一一个CIER指数低于1的城市.
两地人才需求旺盛,人才竞争激烈,白领就业压力突出.
深圳CIER指数为0.
64,广州CIER指数为0.99.广州CIER指数虽然低于1,但仍在基本供需平衡范围内.
在大湾区整体人才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广深以外的其他9个城市存在人才缺口,CIER指数大于1.
佛山地区人才缺口最大,招聘需求占大湾区第三(6.
2%),CIER指数为1.
58,缺口占大湾区总招聘需求的2.
28%,就业机会充足.
2.
广州人才需求保持高速增长.
集成电路、汽车等制造业表现突出的数据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除深圳和肇庆外,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个城市的招聘需求大多大幅增加,但略有收缩.
2019年第三季度,深圳招聘需求同比下降6.
49%,肇庆下降0.31%.广州在高人才需求的同时保持高速增长,需求人数同比增长30.
13%,广州也贡献了绝对人才需求的最大增长.
具体看广州各行业招聘需求的变化,可以发现2019年第三季度广州招聘人数增长最大的两个行业是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和汽车/摩托车,都属于人才需求高、增长大的行业.
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招聘人数占9.
44%,需求同比增长81.63%.近年来,广州致力于建设1000亿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和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在集成电路设计、封装和测试领域逐步扩大.
在国内整体汽车市场下滑的背景下,汽车产量逆势增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带来了大量的人才需求.
而且深圳需求的收缩主要集中在保险、酒店/餐饮、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互联网/电子商务等行业.
2019年第三季度,这些行业的招聘需求同比下降了63.
08%、80.
73%、33.15%和7.73%.降幅最大的保险和酒店/餐饮属于就业需求高、波动大的行业.3.互联网仍然是最受欢迎的行业.
房地产招聘需求下降.
从整个大湾区的人才供需情况来看,互联网/电子商务、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是2019年第三季度大湾区招聘需求最高的两大行业.
招聘需求分别占所有行业的12.
77%和11.
46%,排名前两,对行业人才的需求旺盛.
与此同时,来求职的人才很多,CIER指数分别为0.78和0.98.人才供过于求,行业竞争激烈.
但与去年同期相比,房地产行业招聘需求下降了16.
13%,招聘需求同比下降的行业包括保险、基金/证券/期货/投资、贸易/进出口、医药/生物工程、IT服务(系统/数据/维护)、酒店/餐饮等.
招聘需求同比增长的行业包括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汽车/摩托车、加工制造等制造业,以及专业服务/咨询、教育/培训/高校等专业服务领域.
4.
大大湾区西部房地产人才需求旺盛,东部电子技术人才需求最大.
具体来说,大大湾区不同城市的行业招聘差异取决于2019年第三季度,大大湾区西部城市招聘需求最高的行业是房地产、惠州、东莞、中山.
5.
大湾区技术人员缺口最大,财务人员和行政人员严重饱和.
可以发现,销售业务岗位和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是目前大湾区最热门的两个岗位,招聘需求分别占16.
68%和16.
65%,CIER指数较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CIER指数高达10.
49,供不应求现象极其明显.
与去年同期相比,2019年第三季度的招聘需求进一步增加了55.
25%,与电子技术半导体和汽车摩托车行业的高增长相对应.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财务/审计/税务与行政/后勤/秘书岗位,招聘需求分别占1.69%和2.67%,CIER指数低至0.16和0.26.随着上一代技术工人的衰老,新一代年轻人的求职观念也在发生变化.
他们更注重工作质量和体验.
有时候,与工厂的一线运营相比,他们更愿意选择工资略低但工作强度较低的行政岗位.
企业可能要考虑如何提升这类工作的体验,或者这也是自动化的必然因素.
6.
民营企业需求最旺盛,外企吸引力弱于本土企业.
从各类企业的人才供求情况来看,2019年第三季度民营企业人才需求最高,占所有类型企业的5-7.
74%,远高于其他类型企业.
与此同时发现,外商独资和合资企业的CIER指数大于1,人员短缺.
长期以来,外企的工作一直备受推崇.
与国内竞争对手相比,工资和工作经验更好.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创新型企业实力的提高了更多的职业道路发展空间,本土优质企业逐渐成为职场人士的首选,从而加剧了竞争.
0#7.
中小企业人才需求高,竞争更激烈.
从各规模企业的人才供需情况来看,1000-9999人的企业需求最高,占23.
19%,100-499人和20-99人的企业需求也很高,分别占20.
16%和19.58%.与此同时,发现规模在100-499人和20-99人之间的企业也很受求职者的欢迎,CIER指数分别为0.56和0.63,求职竞争激烈.
1#大湾区人才流动情况1---------------------------------------------------------------------------------------------------------------------------------------------------------------------------------------------------------------------------------------------------------------------------------------------------------------------------------------------------------------------------从区外流入大湾区的人才有42.
01%流入深圳,28.
56%流入广州,共计70.57%.在流出人才中,从深圳流出的人才占总流出人才的46.
43%,从广州流出的人才占流出人才的29.
34%,共计75.77%.受大量人才流出的影响,广深人才净流入率不高,分别为0.98%和1.18%,在mainlandChina9个城市中排名倒数,而净流入率最高的城市是珠海,净流入率为2.
75%,说明珠海对大湾区外人才的吸附和留存能力较强.
值得ds_img12#3#值得一提的是,东莞是2019年第三季度净流入增长最有所下降.
具体而言,东莞流入人数同比增长86.
66%,山东流入人才数量飙升1631.
59%,占东莞所有流入人才的30.63%.从行业角度来看,流入东莞的人才从事教育/培训/高校、医疗/护理/美容/保健/卫生服务、酒店/餐饮、零售/批发等行业的增长较大.
与去年同期相比,广州净流入率下降是因为其流入人数的同比增长率低于流出人数的同比增长率.
然而,随着广州工作机会的快速增长,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流入.2.大湾区和广东其他地区和湖南人才流动频繁.
2019年第三季度,大湾区人才流出地和流入人才来源地占广东省非大湾区城市的比重最大,分别占11.56%和9.99%.其它热门人才流向地包括占7.
72%的江苏和占7.
51%的湖南,其它热门人才流向地包括占9.
03%的北京和占7.
58%的湖南,大湾区与省内城市和毗邻广东的湖南进行了最频繁的双向人才交流.
值得注意的是,在流出人才中,有6.
54%指向国外,而国外流入流出比为0.
22,这意味着平均每有1名国外人才流入时,大约有5名国内人才流出,这表明大湾区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另一方面,有大湾区工作经验的人才更容易在海外找到其他工作机会.
此外,江苏和浙江两省也处于人才净流出状态,流入流出比分别为0.92和0.89.4#
5#3.
大部分大大湾区城市在大大湾区跨市流动时首选广州大湾区.
从2019年第三季度粤港澳大湾区内部人才流动情况来看,除肇庆外,内地9个城市的流动率高于50%,其中广深人才留在本市的比例最高,分别为76.
56%和79.
44%,是人才跨市流动的首选.
佛山、江门、肇庆、中山、珠子是其他七个城市人才跨市流动的首选.
广州是海上人才的首选,东莞是惠州人才的首选.
受地理和产业积累的影响,广州仍然是大海湾区大部分城市人才流出的首选.
6#4.
大湾区流入人才多为高学历年轻男性.
通过分析2019年第三季度大湾区流入人才的画像,可以发现男性在流入人才中所占比例较高,为70.65%.7#人才年龄主要集中在18-25岁,占37.
69%,其次是26-30岁,占25.
08%,主要是年轻人.
8#人才学历主要集中在本科,占46.
99%,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专科、本科、硕士以上)累计达到88.
44%,人才水平很高.
9#流入人才的工作经验大多集中在5-20年,占一半,工作经验5年以上者累计60.48%.
0#流入人才中,从事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行业的比例最高,达到17.38%.土木/建筑/装修/市政工程占流入人才职业的比例最高,达到10.
23%,与行业相当一致.
1#
2#5.
大湾区流入人才结构优化、高学历、高级经验人才比例提高.
分析2019年第三季度大湾区流入人才的学历和工作经验结构与去年同期相比的变化,可以发现学历本科以上人才和工作经验十年以上人才在2019年第三季度的比例较去年同期有所提高,增长1-2个百分点.
3#6.
珠海流入人才学历水平高,广州人才优化力度位居大湾区前列.
看2019年第三季度各城市流入人才的学历和工作经验结构,可以发现流入珠海的高学历人才最多,本科以上学历人才达到62.
35%,流入肇庆的高级经验人才占比最高,10年以上工作经验人才占比57.36%.4#分2019年第三季度各城市流入人才的学历和工作经验结构变化.
除东莞和惠州外,其他城市实现了人才结构优化.
特别是对于广州来说,虽然其净人才流入率有所下降,但本科以上学历和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比例较去年同期提高了近3个百分点.
5#
6#
7#四,大湾区人才工资和生活环境1.
大湾区平均招聘工资紧跟京津冀,高于长三角智联招聘大数据.
2019年第三季度,粤港澳大湾区平均工资为9344元/月,在各大城市群中紧跟京津冀9579元/月,高于长三角、武汉、成渝、长株潭等城市群.
8#合理的区域工资关系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和生产要素的转移.
2019年第三季度,香港平均工资领先大湾区,21017元/月,澳门14038元/月.
深圳和广州在内地9个城市的工资偏高,分别是10320元/月和9115元/月,其他城市的工资在8000-9000元之间.
9#2.
大湾区整体房价较高.
2019年10月,深圳二手房成交价格达到65364元/平方米,是居民生活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才选择城市时的重要考虑因素.
根据中国房价市场网公布的2019年10月,各城市二手房成交价格居首位,深圳房价超过6万元/平方米,广州房价超过3.
4万元/平方米,珠海和东莞房价超过1.
5万元/平方米,其他城市房价约为1万元/平方米.
大湾区整体房价水平较高,各城市房价差距较大,肇庆、江门房价水平较低.
0#3.
大湾区教育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广州优势明显.
除了房价,地区教育医疗资源也是人才流动时的重要参考因素.
根据2019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显示,在全球排名前1000的大学名单中,广州以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名单而闻名.
香港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
1#在医疗资源方面,根据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最佳医院80强名单,广州以积极开放的态度引进国际先进新技术,促进医疗技术发展,以24家三甲级医院夺得大湾区冠军.
其次,拥有高水平医疗和国际医疗体系的香港拥有21家医院.
深圳排名第三的只有12家.
广州作为省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资源分布上具有显著优势,但大湾区教育和医疗资源分布的平衡仍有待提高,以促进人才流动.
2#综上所述,粤港澳大湾区在自身基础和国家优惠政策的帮助下,发展形势良好,产业发展带动的就业岗位不断增加.
同时,大湾区人才净流入率和流入人才质量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与人才形成良性互动,将推动大湾区建设世界级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大湾区招聘工资领先全国平均水平,2019年第三季度平均招聘工资为9344元/月,广州人才需求保持高速增长.
集成电路、汽车等制造业表现突出.
互联网仍然是最热门的行业.
房地产招聘需求下降.
大湾区流入人才结构优化、高学历、高级经验人才比例增加.
大湾区教育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广州优势明显.
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粤港澳大湾区以其丰富的产业结构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了大量人才.
特别是《规划纲要》发布后,人才呈现出非常强的净流入趋势.
2019年第三季度,大湾区人才净流入率为1.
3%,比去年同期高1.24%.3#2.
大湾区人才竞争加剧,2019年第三季度1个求职者对应0.
87个工作机会.